引言
貴州省從江縣是澳門特區政府精準扶貧的對象。幹團美娥小學位於從江縣貫洞鎮幹團村附近,有教師22人,學生430人。學生大部分為侗族和苗族,不少更是留守兒童。該小學舊校舍位於幹團村南端,2019年9月遷往附近易地移民美娥村的新校舍。新校舍由澳門政府和企業資助建成,是縣裡面少有設施完善的小學。雖然如此,學校師資還是比較缺乏,特別是專科老師(如英語、音樂、體育等)。
曹光彪書院義教團,每年夏冬兩次到幹團小學義教約一周,內容包括英語、科學、音樂、美術、體育等,透過活動教學方法,幫助大山裡的孩子認識世界,增加生活常識,培養好習慣和同理心,送給他們陪伴和愛心。
團隊理念
「一時義教,一時改變;一直義教,一直改變。」
書院的義教服務學習為長期計劃,期望院生透過服務,回饋社會,並深入山區體驗生活,培養家國情懷。除了提升當地孩子的學習興趣,更多是陪伴他們成長,帶給他們心靈食糧。
參加義教的院生,都被天真無邪的孩子融化了,更深深懂得感恩和珍惜。付出更多,收穫更大,期望團隊變得越來越強大,為孩子傳遞更多愛心。
義教團成員有書院各專業的學生,每學年招募新團員。經過培訓、寫教案、試教等三個月的準備工作,最後親身參與義教。回來後,按需要也會製作“遠程義教”視頻,繼續幫助孩子學習。義教團領隊包括團長和一至兩位副團長。每期義教結束時,團長卸任,第一副團長晉升為團長,並選舉產生新的副團長。
義教內容
- 早讀 – 包括品德教育、傳統文化、個人衛生等,讓學生對不同的課題有所認識,並滲透到他們日常生活。也會按需要增加主科複習(例如英語)。
- 英語 – 從ABC開始,透過英語兒歌等活動方法,啟發孩子學英語的興趣,輔助英語老師教學,並按需要製作“遠程義教”視頻。
- 科學 – 透過動手做實驗,讓學生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科學現象,例如浮力、光折射、種子發芽等。
- 音樂 – 通過多種形式的音樂活動,例如牧童笛、杯子舞等,讓孩子感受到音樂的魔力。
- 美術 – 透過小手工、繪畫、創意工藝等,訓練孩子的創造力和靈活性。
- 體育 – 學習如律動操和體育遊戲,鍛煉孩子的協調能力,強身健體。
各期記錄
2020-12 第四期 (團長:戶圓蓓):簡報,報告,團員反思,圖片,短片, 媒體報導
2019-12 第三期 (團長:鄭詩敏):簡報,報告,圖片,短片
2020-12 第四期圖片選

(4a) 陽光的喜悅

(4b) 排隊上體育課

(4c) 體育課項目

(4d) 從江澳門一線牽

(4e) 廣場抓小雞

(4f) 一起來做音樂操

(4g) 英語短片

(4h) 早讀課

(4i) 美術手工課

(4j) 小手工

(4k) 舉手發問

(4L) 顏色小實驗

(4m) 繁忙的廣場

(4n) 體育課

(4O) 自己動手

(4p) 課後總結

(4q) 三年級合照

(4r) 課間閒聊

(4s) 書院信箱

(4t) 一年級的第一封信

(4u) 眼 • 球

(4v) 走廊小聚

(4w) 猜大王

(4x) 孔雀開屏

(4y) 臨別那一刻

(4z) 從江高鐵站